编者按:烟雾病作为一种慢性闭塞性脑血管病,病因尚不明确,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此次CSA&TISC 2019年会上,大会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赵继宗院士从烟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发表专题报告,现场,本刊特邀其就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度专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赵继宗院士
《国际循环》:烟雾病作为一种慢性闭塞性脑血管病,病因尚不明确,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其发病现状?
赵继宗院士:烟雾病是脑血管病的一种,是以影像学诊断为基础,它的病因确实还不清楚。可分为原发型烟雾病、继发型烟雾病、类烟雾病或类烟雾综合症。虽然,近几十年来,我们在烟雾病的病因基础研究做了一些工作,但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仍有待攻克。烟雾病患者主要分布在亚洲国家,比如日本、韩国、中国和一部分东南亚国家,欧美国家很少见。
《国际循环》:目前,烟雾病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有研究表明,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效果较好,但不足是常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您怎样看待烟雾病的治疗?
赵继宗院士:烟雾病的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我们通过临床研究和长期随访发现,无论是直接血管重建、间接血管重建或联合血管重建术,对烟雾病患者,特别是缺血性烟雾病的患者效果均较好,能改善患者脑血管流灌注。患儿推荐间接血运重建术,总体有效率可达95%,成人三种术式无显著差异。通过近十几年的工作,血管重建术治疗在全国也得到了推广和普及。
《国际循环》:既往报道中,烟雾病具有种族易感性和家族聚集性特点,请您介绍一下有关烟雾病的研究进展?
赵继宗院士:这方面我们已做了十几年的研究,一项是关于烟雾病血运重建手术后的随访研究,另一项是关于烟雾病的遗传性的研究。我们研究发现30多个家族性的烟雾病,还在连续跟踪这些家族患者的病情发展。相信,随着神经科医生对烟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可以对烟雾病的遗传因素,特别是家族性的烟雾病得出一个比较明确的结果,为烟雾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国际循环》:作为大会主席,请您介绍一下今年会议有哪些亮点?
赵继宗院士:今年是中国卒中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无论是规模,还是讨论的话题、临床研究成果都更加广泛、更加深入。此次会议最突出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是发布了《中国脑血管疾病临床管理指南》,这一项工作对进一步推动全国脑血管病的防治,将起到很好的助力和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