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心循规范、律动未来——第十九届中国心律学大会主席马长生教授专访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9/6/20 14:39:04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作为我国心律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以“心循规范、律动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心律学大会如期而至,将于6月20~2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作为我国心律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以“心循规范、律动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心律学大会如期而至,将于6月20~2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大会盛邀国际权威心电生理学专家,联袂国内顶尖学者及一线医技人员参会交流学习,共享全球心律学领域的前沿学术、新锐理念及临床进展。近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主任委员、本届大会主席马长生教授接受媒体专访,就大家关心的诸多热点问题逐一解答。
 
 
  问题一:6月20~23日,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心律学大会”将在北京隆重召开,数千名国内外心律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从业人员将参加此次大会。作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的主任委员、本届大会的主席,请您谈谈本届大会主题“心循规范、律动未来”的含义。
 
  马长生教授:心律学是心血管病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心律学新理念、新技术、新器械的不断创新,心律失常临床诊疗日新月异,为广大患者带来更优质的诊疗服务的同时,对从事这一领域的医务工作者提出更新和更高的要求。近40年来,在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国内外众多专家和医生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CHRS)主办的“中国心律学大会”广泛传递国内外心律学领域的基础和临床进展,通过会议促进学术发展和交流,推广心律学新理念、新技术、新器械的普及和应用,同时强调心律学知识和技能培训、规范化的临床诊疗实践,为心律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本届大会将“心循规范、律动未来”作为主题,意在继续秉承CHRS的传统,进一步强调规范化的心律失常诊疗临床实践,同时坚守“基础与临床并重”、“经典与前沿共举”的理念,不断把我国心律学领域推向新水平、新高度,为健康中国事业做贡献。
 
  问题二: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中国心律学大会已经成为我国心律学领域规模及影响力最大的学术会议。本届大会与“中国室性心律失常论坛2019”同期举办,在组织形式、论坛设置以及日程安排方面都有不少亮点,请您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马长生教授:本届大会设立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论坛、无创心电论坛、心房颤动论坛、室性心律失常论坛、心脏植入器械论坛、安全倍增论坛、继续教育论坛、基础转化医学论坛、生物医学工程论坛等十多个学术专题论坛和系列心律学培训课程,数百场学术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心律学专家为大家带来涵盖心律学基础和临床心律失常各亚专科方向的学术热点、前沿进展的讲座,学术亮点应接不暇、精彩纷呈。
 
  此外,大会以创新的形式提供线上和线下的病例示教演示直播,包括“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全皮下ICD置入”、“希氏束起搏、左束支起搏”、“慢性心衰CRT置入”、“复杂房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等37场示教直播,全景展示心律失常临床诊疗新技术应用,值得期待。
 
  问题三:近些年我国心电生理及起搏治疗进展迅速,各种新器械、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更新加速。在科技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将这些最新进展融入到教育培训中,帮助更多医生掌握新技术,造福更多患者?
 
  马长生教授:新器械、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是心律学快速发展的表现,我们需要加强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教育培训效率,让更多的医务工作者掌握这些学科新进展,才能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除了依靠中国心律学大会这一优质培训平台推广新器械、新技术和新方法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发动全国各地区的优质心律学培训师资,共同打造一支理论基础扎实、技术过硬的可靠的师资队伍,建立完备的技术操作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充分运用互联网培训支持平台,发挥线上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的优势,让更多的医务工作者可以得到可靠的培训,多措施并举帮助更多医生掌握新技术,实现培训效率倍增。
 
  问题四:在第十八届中国心律学大会上,您提出“心随律动、安全倍增”理念,致力于在5年内减少50%的心律失常介入治疗严重并发症。特别是,您在这两年中多次专门组织安全倍增研讨会,召集国内年轻术者分享心律失常介入治疗中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案例,受到热烈欢迎。请您谈谈安全倍增项目两年来的进展情况。
 
  马长生教授:近两年中,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组织多次安全倍增研讨会,邀请大家共同探讨心律失常诊疗过程中的真实并发症案例,认真总结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技术操作规范,为建立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安全性质量评估体系提供宝贵素材。
 
  此外,我们还通过全国巡讲的形式与更广大范围的医生分享这些经验。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数量大幅度增加的今天,提倡和推动“安全倍增与培训效率倍增”理念,将大幅度降低心律失常介入治疗中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新术者的培训周期,使更多患者获益。目前安全倍增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持续推进中。
 
  作者简介
 
  马长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现任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心血管疾病防治办公室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学系主任。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名誉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心血管病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介入医学工程分会主任委员,Circulation副主编,JCE、Europace、JICE、Circulation AE、CMJ等国内外30余种学术期刊编委,国际动态心电图与无创心电学会理事,北京市科委心血管领域“领衔专家”。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北京学者”、“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北京市高层次卫生技术领军人才”、“推动北京创造的科技人物”,获“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十一五”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SCI收录136篇),主编《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图谱》、《介入心脏病学》等学术专著多部,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版面编辑:张冉  责任编辑:任琳琳



心律学大会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