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循环》:持续性房颤的理想终点与现实终点分别是什么? 杨平珍教授:持续性房颤的消融越来越多,持续性房颤与阵发性房颤相比难度很大,所以作为理想的终点是想在消融的过程中将房颤直接转为窦律,通过药物或者是电复律都可以,重点是在长期随访能维持窦律,但现实中还是较难,消融的过程还需要电复律和药物复律。现在为什么不追究理想重点,就是在术中转为窦律,因为通过国内外的研究发现,术中直接转为窦律与固定方法如外科迷宫术相比,复发率相似,但是想要达到理想的重点转为窦律可能引发时间要比现在长得多,现在反而找到了一个比较固定的术式,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国际循环》:您如何看待房颤的个体化消融? 杨平珍教授:房颤本身的机制不一样,机制也不明,包括阵发性房颤和慢性房颤的机制也不一样,所以房颤术中个体化很重要,不同的患者可能需要的方法不一样,阵发性房颤强调两个环肺静脉的隔离一定要达到完整,而其他的干预要反而要减少,这样对患者的成功率会增加。对于慢性房颤需要线型消融,线型消融一定要做到一个阻断,就是线型消融要双向组织,因为现在的很多医生做完了以后不检测,这样复发率肯定高。所以患者的个体化很重要,不能以概率计算。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国际循环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