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隐匿性高血压,看你哪里逃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20/12/15 17:14:3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隐匿性高血压(masked hypertension,MH)是血压异常变化的一种特殊类型,顾名思义,其主要表现为“隐匿”,即诊室血压正常,但动态血压高于正常值。

   编者按:隐匿性高血压(masked hypertension,MH)是血压异常变化的一种特殊类型,顾名思义,其主要表现为“隐匿”,即诊室血压正常,但动态血压高于正常值。正因如此,仅采用诊室内随机测量方法临床极易出现漏诊现象。然而MH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危险性比正常者或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高1.5~3.0倍,危险性堪与持续性高血压相比。

 
  隐匿性非控制高血压(masked uncontrolled hypertension,MUCH)患者的临床特征不明,极少有研究报告关于MUCH的临床预测指标。近日举行的ESC Asia大会上,来自韩国汉阳大学九里医院的一项研究中,根据调查的MUCH患者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临床和血压特征等,提出了有效的MUCH预测模型。
 
 
  研究分析了2044名服用降压药并参加韩国动态血压监测(Kor-ABP)注册的受试者数据,分为四组,分别为控制性高血压(n=481,诊室血压正常,24 h动态血压监测正常),假性非控制性高血压(n=131,诊室高血压,24 h动态血压监测正常),MUCH(n=380,诊室血压正常,24 h动态血压监测异常)和持续非控制性高血压(n=1052;诊室高血压,24 h动态血压监测异常)。
  分析数据可见,MUCH的患病率与诊室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成正比,随SBP和DBP的增加而增加,而与降压药的数量无关。但是,诊室高SBP(130~139 mm Hg)的患者中,MUCH的患病率随降压药数量的减少而增加(P=0.009;图1)。

图片

 
图1.MUCH患病率与诊室血压(SBP/DBP)、降压药数量的相关性
  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诊室高SBP和DBP、既往卒中、血脂异常和单一降压药可以作为MUCH的独立预测因子(表1)。据此建立的预测模型显示出较高的诊断准确性(C-index 0.833),并与MUCH患病曲线拟合良好(图2)。
  表1.隐匿性高血压预测因子的多元回归分析模型

图片

 

图片

  图2. 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曲线及其与MUCH患病的拟合优度分析
  该研究表明MUCH与诊室血压的阈值增加、降压药使用不足、血脂异常和既往中风有关,强调在高危患者中实现最佳血压控制水平的重要性,所提出的模型将能够准确预测MUCH患者。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变化,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其中作为高血压亚型的MH的患病率也在同步升高。有研究表明:MH的患病率介于7.6%~23%,在不同年龄阶段中均有体现,而且其患病率与年龄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同时其患病率也在性别中存在差异,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在针对MH和持续性高血压的对比性研究中,最新研究发现:二者对靶器官的损伤基本相似,相对来说MH更能增加心血管的危险因素。而在肾脏损害方面,MH患者具有更高的蛋白尿排泄率,其尿蛋白肌酐比率也更高。
  MH可以对心脏、血管、肾脏、大脑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随着患病率的逐年升高,因其检出率低、漏诊率高,所以具有更高的潜在危险性。如果单独凭借偶测血压进行判定,被漏诊的MH患者将会错过早期治疗的时机,这类患者如不能及早进行降压治疗,则会发展为持续性高血压,并造成不同程度的靶器官损害。因此,尽早诊断MH、及时干预,对患者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
  动态血压和家庭血压监测作为一种血压监测手段,可以明显提高MH的检出率,为进一步对症处理提供基础,有助于提高MH的预后。同时,目前研究发现MH的可能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生活习惯、生化指标、早发心血管家族史、体力活动、精神压力、抑郁等,应进一步探明其病因及危险因素,积极开展动态血压监测,宣传教育群众做好家庭血压监测,进一步预防MH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Y Lee , et al.Clinical features and predictors of masked uncontrolled hypertension: from Korean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Korabp) registry. ESC Asia 2020.
  [2] 曹悦鞍, 彭朝胜, 何继东, 等. 肥胖伴隐匿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期因子水平分析 [J]. 医学研究杂志 ,2013,09(42):90-92.
  [3] 陈艳军, 高东来. 隐匿性高血压与左室肥厚相关性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5,02(15),221-222.
  [4] 学俊, 邢艳秋, 路方红等. 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14(04):376-379
  [5] 黄晓华, 动态血压监测在隐匿性高血压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17(7),135-136.
  [6] 张慧璠,徐新娟. 隐匿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99):59-60.
 

版面编辑:张冉  责任编辑:刘超颖


隐匿性高血压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