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中国支架自主研发现状与前景

作者:  葛均波  沈卫峰  何奔   日期:2014/8/1 15:20:28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葛均波院士:在支架发展早期阶段,虽然中国也有自己的专利和技术创新,但大多是在国外原有支架基础上加以引进、消化、吸收和改进,并没有一个产品具有完全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20 世纪90 年代末,科学家提出新一代的可降解支架理念,希望这种支架能在除血管扭曲或钙化严重患者之外的大部分患者中代替目前的金属支架,恢复患者血管功能。

  葛均波院士:在支架发展早期阶段,虽然中国也有自己的专利和技术创新,但大多是在国外原有支架基础上加以引进、消化、吸收和改进,并没有一个产品具有完全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20 世纪90 年代末,科学家提出新一代的可降解支架理念,希望这种支架能在除血管扭曲或钙化严重患者之外的大部分患者中代替目前的金属支架,恢复患者血管功能。自2005 年第一个中国自主研发的支架上市,至今已有十年,随着材料科学的改进及经验的积累,中国支架自主研发工作正处于一个创新的突破口上。

  沈卫峰教授:我国药物洗脱支架(DES)工艺虽走在世界前列,如现有的火鹰靶向释放药物,但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将来支架要以人为本,根据患者情况针对性选择,比如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这是自主研发一个很好的方向,也是我的一个梦想。2003 年第一代火鸟支架上市时,我就提出糖尿病支架,但未成行。要根据糖尿病患者设计生产DES确实困难,因为其不仅涉及金属、机械、工程问题,还涉及细胞、生化、分子等问题。然而,毕竟冠心病患者近1/3 伴有糖尿病,这对企业来说市场很大,如果实现,将会给更多患者带来福音。另外,我们需原创性科研,在编写中国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关指南时,参考的大多是国外文献,国内很少。国内很多研究不是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证据级别达不到Ia 类或Ib,说服力不够。我国基础研究投资有待加强。

  何奔教授:这几年我国介入器械的自主研究和创新发展很快,也有很多已经走向临床应用,但真正原创的还不是很多。药物和医疗器械的研发和创新不仅是临床医生的工作,也是其他领域专家的工作,比如新型材料和纳米技术等材料学方面可能更多地属于工科范畴,因此“医”“工”结合很重要。目前我们有很多东西可能处在模仿阶段,还有待于材料学等技术的进展。

 

版面编辑:白靖  责任编辑:马宇滢


药物洗脱支架自主研究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